当前位置: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入口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 文
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全局性重要会议,对于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讲话统揽全局、思想深刻,蕴含着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是一篇纲领性文献。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就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道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只有从推动事业长远发展、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执政基础的高度,认清肩负的责任、面临的挑战,我们才能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就要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着力点。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这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这“两个巩固”,关键是要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问题。实现“两个巩固”、坚定信仰信念,宣传思想工作就有了立足点、聚焦点、着力点,就能进一步增强“三个自信”,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就要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遵循。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宣传阐释好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些基本要求,既蕴含着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蕴含着对新形势新任务的科学判断,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贯彻落实这些基本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众人拾柴火焰高。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全党参与,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方面优势,从而形成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强大合力。现在,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方向任务明确,关键是认真抓好落实。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旗帜、团结一心、奋发进取,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21日 01 版)
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要两手抓
——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党的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和关系,明确提出了正确把握这两项工作的实践要求,为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为统筹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发展是硬道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30多年来,正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才使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事实胜于雄辩。从根本上说,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最终意识形态工作也难以取得好成效。因此,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
我们说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并不是说其他工作都不重要了,可以一俊遮百丑了。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应该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并非是物质生活好就水到渠成了。只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忽略精神力量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就会在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最终也搞不好。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越要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的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相辅相成,坚持两手抓,二者才会相得益彰。要使“中国号”巨轮顺利前行,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是虚的、软的、可有可无的,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科学方法的。这里的关键,是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做到两手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进一步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党的群众基础就会更加坚实,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稳固。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23日 01 版)
凝聚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选择;有什么样的理想,就有什么样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概括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明确指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努力方向,是做好新时期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与重要遵循。
理想信念是我们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从大庆铁人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崇高信仰、远大理想发挥着巨大激励和鞭策作用,让我们穿越90多年艰辛历程,写下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震撼”。
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多元、多变的思想冲击之下,在拜金、拜物等观念腐蚀之下,一些党员干部丧失了最初的信仰,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者有之、心为物役名利至上者有之、信念动摇精神空虚者有之,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这决定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仍然是坚持“两个巩固”、增强“三个自信”,牢固树立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
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开放执政环境,处身利益诉求、矛盾问题交织互联的转型发展时期,党员干部更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只有把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而且要面向全社会开展。只有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把全党全国凝聚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定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国梦最强大的支撑。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使命,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无上光荣。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25日01 版)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是意识形态领域关乎舆论导向的重大问题,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宣传思想工作者才能明确方向、站稳立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重申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为宣传思想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舆论格局中更好地体现党的主张、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指明了方向。
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本来是一个有着明确答案的问题。然而,在一些人那里,却变得“复杂而敏感”。比如,有人问“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有人振振有词地说人民群众人数超过党员,所以人民性大于党性。类似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必须加以廓清和纠正。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党性和人民性都是整体性的政治概念,党性是从全党而言的,人民性也是从全体人民而言的,不能简单地从某一级党组织、某一部分党员、某一个党员来理解党性,也不能简单地从某一个阶层、某部分群众、某一个具体人来理解人民性。只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讲党性。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这是大原则,决不能动摇。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增强党的意识,尽职尽责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符合党的要求,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讲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要坚决克服有些宣传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坚决克服一味迎合市场带来的低俗化现象。同时,要看到人民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认真研究不同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坚持团结引导,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使更多知识分子参与实际工作,激励他们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坚持党性,宣传思想工作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坚持人民性,宣传思想工作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把党性和人民性统筹好、实践好、统一好,宣传思想工作就能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27日01 版)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凝聚13亿人的奋进力量。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突出了不可偏离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指南。
弘扬主旋律,社会思想就有了主心骨;传播正能量,社会发展就有了动力源。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无论是党和人民奋斗历程的宣传教育,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重大成就和进步的宣传教育,或者是先进人物先进典型的宣传教育,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夯实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国际形势在风云变幻中经历着大变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越是应对巨大挑战和困难,越是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就越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发挥正面宣传鼓舞干劲、增强信心、凝聚共识的作用,不断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光是做做样子、满足于完成任务,这样的正面宣传毫无意义,群众也不会买账。做好新形势下的正面宣传,还需下一番苦功夫、真功夫,摸透传播规律、讲究宣传艺术、对接群众需求,把握好时、度、效,在改进创新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深入实际才能鲜活生动,贴近群众才能打动人心。不管是形势宣传还是成就宣传,不管是典型宣传还是主题宣传,都要力戒居高临下、照搬照抄的空洞说教,摈弃语言生硬、形式刻板的模式套路,杜绝过度包装、拔苗助长的虚假典型,多挖掘那些富有时代气息、代表社会主流、具有广泛认同的人和事,多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讲道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正面宣传跟上群众需求和时代步伐,使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也需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阵地意识。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从而引导社会情绪、社会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新航程上,唱响时代主旋律,提振全社会的精气神,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中华号”巨轮就一定能乘风破浪、奋力前行。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28日01 版)
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
——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生机,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有活力。
“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系统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重点要抓好的“三个创新”,为打好宣传思想工作主动仗明确了主攻方向,为赢得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指出了实现路径。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革命时期,“一支笔”唤起工农千百万,成为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大讨论推动了改革开放大幕开启。从“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到“三贴近”、“走转改”,宣传思想工作的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当前,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观念意识日益多样多元多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传播手段迅速发展,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不日新者必日退”,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只有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宣传思想工作才能回答好时代考题,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宣传思想工作要跟上时代的节拍,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这“三个创新”,是重中之重。理念创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手段创新,就是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基层工作创新,就是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充实队伍力量、改善工作条件,提升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与水平。做好这“三个创新”,才能把握社会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让宣传思想工作始终成为社会进步的先导。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强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判断能力、业务水平,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引导广大群众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最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必须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坚持以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正能量。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29日01 版)
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
—— 七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中国已不可能自外于世界,世界也早已离不开中国。在中国更好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看待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是全党同志乃至全国人民应当学好的必修课。
“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这一明确要求,鲜明揭示了宣传思想工作在对内宣传与对外传播方面的基本任务,突出强调了其在帮助人们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方面的重大责任。
认识中国、解读中国,可能有多种角度。但不论怎样的认识和解读,都不能背离基本事实。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就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是我们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的基本逻辑。这个逻辑,可以从近代以来我国发展跌宕起伏、人民斗争波澜壮阔的历史角度去解析。沿着历史的脉络,把基本事实和基本道理讲清楚,把中华文化的传统和优势讲清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讲清楚,人们就会对当代中国有一个清晰全面的客观认识,就会对我们道路、理论、制度的特色和优势有一个科学把握,也才会真正懂得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看清楚中国还不够,还必须睁眼看世界。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有及时、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一方面,要增强我们的宣传自信,客观、全面、真实地报道世界,好的要报道,不好的也要报道,打开我们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也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把中国故事讲好,把中国声音传播好,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一个客观、充分、理性的认识。
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全面把握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才能更好地汲取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魂,更好地走向并融入世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30日01 版)
构建全党动手的大宣传格局
——八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